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家国情怀,10月15日—16日,宣传部党支部开展了主题观影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影片《夺冠》和《我和我的家乡》。
《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
支部成员在观影之后纷纷表示深受触动,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支部成员感想:
看完《夺冠》,让我更加深切的认识到,精神的力量,理想信念的力量。女排精神,是一种永不放弃,绝不认输,坚持到底的决心,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死扛。我想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一些想要放弃,想要认输的时刻,如果那个时候,告诉自己说,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走过这个困境。放弃总是比坚持要容易,不做总是比做要简单,事不避难,志不求易,我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记得这种精神的力量,相信自己总能挺过去。将自己投入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学校、一个岗位的不懈追求中,让人生的价值更加彰显,道路更加宽广,在某一个历史时刻里以某一种方式留下自己的印记,这是《夺冠》最打动我的地方。
——米莉
中国女排这个词从我童年时光开始,就陪伴在我左右。因为父母对中国女排的热爱,我从小也是看着女排们一届届过来,有开心,有难过,有热血沸腾,也有垂头丧气。电影仅仅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骗走了我这十几年来的眼泪。中国女排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精神偶像,每每看到他们的努力,都在激励着我要不断向前。
两次夺冠所代表的含义是十分不同的,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国家实力的飞速提升,而“女排精神”的唤醒所反映的是民主自信的重建。女排精神是什么,不言而喻,是一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闯劲!
《夺冠》带领我梦回80年代,重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今,中国不再倚靠一场运动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与强大。女排精神,永不过时!
——何苗
每每提及家乡二字,总会勾起我们无数的回忆。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你出生、你长大、让你从懵懂无知的幼儿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的地方。白岩松说过:“家乡,是你小时候一直想要离开,长大了,又一直想要回去的地方。”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五个小短片都是主人公对自己家乡真情实感的流露。不过在这之中,感触最深的也许就是《最后一课》的片段,在那一段内容里,老人家老年痴呆,记忆却偏偏停留在了在给家乡的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情景。虽然那时的教学条件十分的艰苦,但他硬是一个人坚持了下来,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一种对家乡深深的情感的体现,这正是振兴我华夏所需要的一种情感,一种力量。
越高远的梦想,就和现实有越大的鸿沟。超越现实,追逐梦想,这正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从39年前直到今天,中国女排走过巅峰和低谷,听过赞扬与质疑,现在中国女排已经化身为一个精神图腾,梦想,是它鲜明的底色。“有的人喜欢做梦,有的人喜欢现实,而有的人,喜欢把梦想变成现实。”有人说,中国女排高不过俄罗斯,跳不过巴西,也没有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的力量,我们是怎么取得胜利的呢?有人说,是女排精神。那什么是女排精神呢?电影里没有给出直接的解答,女排精神更像是留给世人评述的东西。在这一幕幕镜头里,我看到了中国女排流汗、流血、流泪,不留遗憾;不怕、不躲、不服,永远战斗。这份在艰难困苦中,有十年饮冰而难凉的一腔孤勇与满腔热血,把女排精神磨炼得历久弥新。有人说:我们的时代缺少英雄,缺乏信仰与精神。而女排精神的传承与闪亮,让国人为之一振!中国女排的发展史牢牢地镌刻在中国体育的丰碑上,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
——李叶
2020年10月15日,我随支部活动和大家一起参加了《夺冠》观影活动,一起回顾了中国女排30多年的故事。
故事讲了30多年前老女排五连冠的巅峰,再到21世纪的十年沉沦,最终在2016年里约王者归来,情节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情节高潮之时,我和身边的老师们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郎平无疑是影片中的核心角色,作为老女排的灵魂人物,她没有沉浸于过去的辉煌,在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候回来,选择大刀阔斧的改革。片中有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在研讨会上,体育总局认为以往的老经验促成了五连冠的辉煌,应该继续保持27年来的训练方法。而郎平顶住压力,与时俱进,大胆采用了新的“大国家队模式”,即使是成绩依然不理想,也能继续顶住压力,贯彻想法。
片中黄渤饰演的陈忠和是另一个核心角色,他在新女排陷入迷茫之时,将老女排的精神托付给新女排,让她们最终战胜了困难。
马克思教会我们要扬弃,批判继承,既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又要保留优秀的传统,这与中国女排30多年的发展不谋而合,我想这是《夺冠》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何渝佳
从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到今年的《我和我的家乡》,国产电影找到了正确的主旋律打开方式。每个单元的故事都有泪点有笑点,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国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生动单元和小人物的故事。
最让人动容的是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每一个在面对困境和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不服输、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我认为这正是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所应该具备的品质。电影中,不论是《回乡之路》里种果树治沙的小企业家乔树林,还是《最后一课》中十年如一日守住清贫、教书育人的范老师,他们让我看到了一群普通人耗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坚持一件小事,也能带来不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深植于心的家乡情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一步一脚印,从平凡小事着手,为建设新时代添砖加瓦,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故事。
——陈韵如
周五下午,党支部举行观影活动,观看国庆热映的关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影片由5个温暖而又深刻的故事构成,看完觉得受益匪浅,对家乡、对祖国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北京好人》讲述了城乡统筹医疗保险,让农民也能看得起病;科技支撑物流发展,让山村特产走出大山;身在国外,忘不了的还是烙印在心中最深的记忆,亦有落叶归根之意;功成名就,反哺家乡;脱贫攻坚,愿意放弃光鲜的职业贡献力量。全程笑点和泪点都有,没有生硬说教,也没有生拉硬扯,环环相扣,恰到好处。泪点最多的是《最后一课》,范老师表演极具感染力,场外的学生也都哭了。曾经的老师,都心系学生,学生爱戴老师,再看看现在,老师的活都变成了家长的活,有多少的良师在认真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最能引起反思的是《回乡之路》,曾经以为通过努力有朝一日可以回报家乡,可是现在,家乡成为回不去的远方,他乡成为离不开的故乡。对于父母、对于家乡,尚未有任何回报,只怪自己的不争气,尽孝、反哺遥遥无期。笑点泪点交织的当属《神笔马良》,明明以为要讲道理了,突然抖个包袱,有爱、有理解、有情怀,有胸怀家国天下的情怀,也有心系小家的情义,新农村的变化和发展,也彰显了祖国日益昌盛。
看完影片我感到,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富强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奋勇争先,改革创新,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迫切需要当代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因此,身为一名中国青年,我应不断增强责任感,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温度、有能力的法大人。
——焦运佳
总体来说,该片对爱国主义没有过于刻意的渲染,但“中国女排”这一主题毫无疑问能够让观众从爱国主义的预设立场下自然而然地进行观影。但片中两位主演对话中关于为什么要“夺冠”的对话还是能够发人深省,是的,在中国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的80年代,确实急需一张张亮眼的名片。而作为“五连冠”得主的中国女排,显然是那个年代最耀眼的一张之一。80年代中国体育取得的各项辉煌成就,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各项事业突飞猛进、齐头并进的缩影之一。而在当下二十一世纪进入第三个十年的今天,中国女排、中国人民已经不需要通过一两个冠军去证明自己,所以,女排精神延续到今天,我们继承的应该是什么,我想,这是影片抛出的最大的问题。是去像郎平一样为女排奉献一生,还是去像朱婷一样成为最好的自己,还是像惠若琪一样多次手术后还要去拼最后一场,抑或是像陈忠和一样既能够勇担重任又能够激流勇退,答案或许在每位观众心中。
——陈睿
从小我便一直知道女排,也从长辈口中多次听到女排精神,可我一直疑惑,为什么运动的冠军会对大家那么重要呢?这个电影里郎平说过一句话,很好的解释了我的疑问。“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
看电影时我一直控制不住在哭泣,亲眼看着中国女排一步步向前,徘徊,起起伏伏,为他们的执着与坚持而感动,也为中国精神而骄傲。
这份坚持与感动,我会在我的内心为它留一处空地,在我觉得生活与工作不能看清方向时,努力向前,爱拼才会赢!
——莫雪扬
此次支部观影,和大家在电影院一起观看了《我和我的家乡》。十月金秋,距离疫情到现在也有十个月,这十个月走来,虽然口罩未摘,但心里的安全感和自豪感从未离开过。而正是有我们的制度,有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安然的坐在电影院,一起用心去感受充满笑声和眼泪的发展历程。电影从小人物的角度,各地的方言切入,带我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证了大漠绿化、山区交通发展……它用家乡这样一个题目,承载了医疗、教育、扶贫、支教、基层干部等众多的主题,这些大的家国大主题和家乡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细微温情,微言大义。电影将国家主旋律与普通人的真情怀恰到好处衔接,激发了流淌在人们血脉中的泪与笑,体现了新中国百姓的幸福生活,表达出了热情洋溢的生活态度和共同追梦的坚毅决心。一个个故事片段用朴实的手法将“圆梦”的历程表现出来,更加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而作为青年人,更应不负韶华,从善如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安琪